你有嘗試歸納過自己在感情中比較常用什麼模式和另一半相處嗎?
由英國心理學家 John Bowlby 博士提出的「依戀理論 Attachment Theory」又稱作「依附理論」,這個理論認為,嬰兒與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會形成「依戀模式」,並會影響人長大後與親密伴侶的關係,讓我們每個人在感情裡有不同的需求與樣貌。
瞭解自己和另一半的依戀人格可以讓我們更客觀地看待兩人之間的差異,也能更好地說出自己在感情中的需求,因此今天要來分享 3 種依戀人格類型,以及與不同依戀人格相處的適當方式。
依戀人格小測驗
依戀人格可以大致分為:安全型依戀(Secure)、迴避型依戀(Avoidant)與焦慮型依戀(Anxious),人不會 100% 屬於某個類型,有可能會在不同的情境下、面對不同的伴侶,都展現不同的依戀人格。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比較接近哪一種依戀人格,先進行以下小測驗,看看哪幾項敘述最符合你吧!
- 我覺得親近、依賴他人很容易 — A
- 我很需要另一半的關注和承諾 — C
- 我可以舒服地和另一半培養親密關係 — A
- 我不太容易信任他人、傾向封閉自己 — B
- 我既想投入感情、但很需要個人空間 — B
- 我常常擔心被另一半拋下 — C
- 我對自己不太有自信,很需要他人認同 — C
- 我習慣與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 B
- 在關係中我可以保有獨立個體性 — A
A 出現最多 — 安全型依戀人格
這類人小時候與父母的關係是穩定且健康的,他們的依賴需求有被確實滿足,父母也不會過度打壓或是疏遠他們。在長大後的戀愛關係中,安全型依戀者大多是健康正向、有安全感的。他們既可以保有獨立的個體性,也能和另一半培養親密關係。安全型依戀者覺得依賴他人並不難,也能自在地接受對方的依賴。
B 出現最多 — 迴避型依戀人格
這類人在成長過程中很可能受到打擊式的教育,或是長期被父母忽視,因此心中有一種自卑和不安全感,雖然內心渴望愛,但卻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在成年後的親密關係中,迴避型依戀者很需要個人空間,在關係裡容易給另一半冷漠疏離的感受,就算是面對伴侶,他們也習慣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太容易和他人建立深層的連結。
C 出現最多 — 焦慮型依戀人格
焦慮型依戀主要與原生家庭缺愛有關,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可能處於長期缺席的狀態,導致對愛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焦慮型依戀者的自我價值感較為低落,在成年後的親密關係裡,會非常努力得到愛來彌補童年的空白。焦慮型依戀者很需要伴侶的關注、認同和承諾,常常擔心被忽略或拋下。
以上介紹的 3 種是最常看到及被討論的依戀人格,其實還有其他學者提出不同的分類方式,例如喜歡一個人自由自在,不信任他人的「排除型依戀」以及綜合焦慮和逃避型依戀的「混亂型依戀」,礙於文章篇幅的關係,在這邊先不多作介紹,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到最下方的「推薦文章」延伸了解唷。
在許多不斷上演的感情衝突中,背後很可能都是不同依戀人格的巨大差異所導致。面對與另一半的依戀人格差異,你可以這樣做:
- 理解:理解不同依戀人格呈現出想法、行為上的差異
- 接納:接納你和伴侶間的差異,不批判或爭論對錯
- 溝通:好好地說出自己的需求,也傾聽對方的需求
- 磨合:以同理心互相對待,找到適合彼此的相處節奏
「了解自己的依戀類型,不僅能幫助你理解自己的需求,也能更好地向伴侶表達這些需求,並與他人建立一段更健康快樂的關係。」—— 著名神經學家 Amir Levine
邀請你把這篇文章分享給總是被感情困擾的朋友,也歡迎追蹤 Vidamore 的 Instagram,學習覺察自己的關係樣貌,並更好地在關係中與另一半相處和溝通 ♡
延伸閱讀:
推薦文章 / 書籍: